当前位置:首页...网络资讯  
 
 
贵州客车缺乏竞争力淡出贵阳公交
陈玉祥 李阳


   10月下旬,贵阳市公交总公司一次性投运了238辆高档城际公交车。和最近几年的多次更新一样,这些车辆都属外地品牌,而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贵阳市公交总公司营运的大公交车几乎全是贵州本地造。

   从省内高等级公路上的逐渐消失,再到淡出贵阳市公交市场,有关分析人士说,这表明公交市场不再存在地方保护,同时也反映了贵州客车制造业开始全面衰落。而事实也印证了这种观点,我省原有的 6家客车制造厂,目前只有万达客车和云马客车正常生产,而上规模的只有万达一家。

   车辆更新不见本地车影

   “2000年以前,我们都还在进本地车,但是此后,本地客车厂家的产品就没有进入过。”贵阳市公交总公司副总经理庄卓明说。

   1995年至今,贵阳公交总公司高速发展,车辆数量由原来的500多辆猛增至1700多辆(含500辆出租车),其中,在运的本地造客车只有400多辆,其余800多辆大公交车全是省外造。

   在公共交通用车中,本地造车辆唯一压倒外地车的是中巴车。城区运营的中巴车,全部是万达客车厂和兴黔客车厂生产的车辆。一不愿具名的某外地客车公司驻贵州办事处负责人说 :“不过,从公共交通的发展趋势和贵阳市实施的‘中改的'可以预测,中巴车不可能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流车型。”

   竞争乏力导致落后于人

   庄卓明说 :“近年,贵阳的城市交通大为改善,市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也相应提高。国内公交车也在朝大容量、讲求高档次和高舒适度等方向发展。贵阳公交作为‘窗口',自身也面临着提升的问题。”

   采用高档车替代老化车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贵阳市公交总公司近年更新车辆都是按照国家有关政策、通过招投标方式购买,只要符合条件的生产厂家都可以参与竞争。如此次购买的 238辆高档城际车就属低踏板、高靠背旅游类车辆,车长10.04米和11.4米,车内空间和功能分布更为合理。

   至于本地造客车淡出贵阳城区公交,庄卓明分析说,主要是由于本地客车外形陈旧不新颖,技术含量较低 ;其次是生产规模小,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无法满足一次性批量需求;最后就是售后服务不及省外客车,维修成本过高。

   此外,贵州客车整体淡出贵阳公交,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只有万达客车具有公交车的生产资质,而其他厂家则因为产量太小等原因没有 “出生证”。

   庄卓明说 :“贵州汽车工业要想上去,不可能靠地方保护,这样只能保护落后。我们的购车原则是:谁要进来,就靠实力竞标进入。”

   整体衰落万达苦撑

   其实,很多人对贵州客车的认识,还停留在七八年前。而真实的情况是,贵州客车已全面陷入低谷,目前,只有万达和云马客车在正常生产,而熊猫客车、贵州客车早已关门,其余的则停产。

   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客车厂负责人说,上世纪 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省内几家客车厂的繁荣有“虚假成分”,先是短缺经济时期,几乎不需要任何竞争力,其次是进公交车时,当地政府给予了一定关照。但是,这几家客车厂在完成原始积累后,没有及时进行技术更新、产品升级、改善售后服务和强势推广品牌,同时,在自身实力不济的情况下,也没有利用资质资源及时找到战略合作伙伴。因此,它们就失去了上世纪90年代全国高等级公路兴起而出现的发展机遇,加之由于公交公司采购方式的改变,它们也失去了城市公交市场。

   据悉,近年,云马客车每年产量约 200辆左右,而主要生产中巴车的万达客车年销量徘徊在3000辆左右。有业内人士说:“从某种意义上讲,贵州客车实际上就只有万达一家在苦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