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客车新闻 > 欧阳明高:新能源为客车行业带来产业格局大变化

欧阳明高:新能源为客车行业带来产业格局大变化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6日 16:46 来源:客车网
  当前电动汽车正处在快速发展期,相关政策、技术、安全、商业模式等问题备受关注。2016年9月22日在北京召开的最新一期“电动汽车热点问题系列研讨会”聚焦于“动力电池技术升级与产业链研究”,会议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教授主持下,邀请了动力电池行业专家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就当前动力电池技术、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动力电池标准化相关工作进行了介绍。

  会上,欧阳明高教授做了精彩发言,内容实录如下:

  动力电池正处于变革之中,技术升级的过程中,从全球趋势来看,大家都在往高比能量方向发展,我个人的了解看,大概升级的步伐,比如说2018年可能大体上都在250瓦时/公斤,体积比能量大概在500左右,2020年大家基本上在300,体积比能量在600以上,到2025年大概在350瓦时/公斤或者是体积比能量在700瓦时/升,从我了解的各大公司的趋势大概是这样。在这个技术升级的过程中,我们现在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说比能量提高、成本下降,但是带来寿命尤其是安全性相关的问题,所以这一轮技术的变革会引起很多相关的问题,其实尤其是大家关注的安全性问题,尤其近期三星(音)的来了,大家对新闻都知道,在往高比能量方向发展,尤其是体积比能量,我们一般讲重量比能量,我在跟外边公司交流,好像有的公司你说重量比能量他都不知道,他说我要换算一下,体积比能量是多少,因为对车用来讲可能体积比能量更重要一些。我们手机电池也是体积比能量,就那么一点体积塞进去,原来2.5安时、2.9安时、3安时,现在3.5安时,快到边界了,到边界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问题,弄得好的,比如说现在松下,特斯拉不断的在涨,70千瓦时、80千瓦时、90千瓦时、100千瓦时,加速时间现在到2.9秒,把所有的传统的豪华车全打败了,创造了一个一个奇迹,而且比能量真的到了3500毫安时这个水准。

  到了那个再往边界走的时候,比能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技术的门槛就会持续的升高,技术门槛提高就会带来产业链上很多重组,产业的格局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说再往前走,可能能做电池的就不是都能做了,所以也会带来产业格局的变化,当然我们现在中国也在做比如说我们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比如说马上工信部正在征求意见的“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规划”,当然“发展规划”比我说的这个还要激进一些,我个人认为是比较激进,过分激进也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要找到一个合理的进步的速度和节奏,过快容易造成问题,重大问题就会带来我们不可持续。比如说像现在这种问题,像手机电池出现的这些问题,如果大规模的出问题,就会影响产业发展了。当然应该是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另外是各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两个问题,应该说整个产业可能是还会一步一步往前走,但是很多被淘汰掉了,你出事马上就被淘汰掉了,或者像我们的新能源客车,去年出现了部分的问题,出了问题的企业马上他在整个产业格局中就会被淘汰。比如说我们金龙系,其实以前在客车是很强的,但是只要一出事马上就致命的,马上前几名就发生重大变化。我昨天去中通,一下感觉这个企业起来了,起来的简直就是跟我几年前看到的完全不一样,有的好了、有的差了,这种突发事件马上就把他们分开了,以前可能比较落后的,现在可以问鼎,比如上半年销售第一名了,把宇通都超了,就是他会带来产业格局的大变化。所以我们研究动力电池的产业链就是想来说这个问题,技术升级怎么升,怎么才是合理的,怎么来克服我们技术升级中的问题。

  另外,我们怎么来把这个产业链弄合理,现在公司特多,是不是需要有点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有那么两三家,规模能够跟现在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电池企业相比,产业规划里面也有这方面的要求,怎么能建成多大的企业是合理的,创新程度是什么样子的,组织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现在我们国家在搞电池创新中心,也想来整合,这也是一种方式,是不是还有别的方式呢?这种方式是不是一定就能弄好呢?我们也可以发表各自的意见。另外,什么样的产业组织是最佳的,对于这种竞争性、市场化、国际化的这样一种行业,什么样的组织方式是好的。另外,电池行业跟整车行业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比如说有比亚迪的纵向整合,这是一种方式,也有横向整合的方式。国外比方说有特斯拉这种方式,也有宝马、奔驰现在用的他们基本上惯用的手法还是横向整合,但是也有一些新的想法,甚至像大众基础设施充电他们都要建,这种产业链究竟是什么样的才是合理的。另外,国际资源怎么整合,我们既不能说完全排斥,又要能把自主的扶植起来,硬性的不排斥也是不合适的,因为现在都是开放的。所以怎么来整合,人才怎么往中国流入,今天也有比如超威的首席专家,就不是中国人,我觉得这就非常好,我们可以引入全球的专家到我们中国来,现在民营企业其实已经走在前头。我记得CATR的技术总监也不是中国人,是美国人,我们就希望更多的看到国际化的面孔,在我们的会议里头,在我们各个企业来的人员中间。所以这也是人才怎么集聚,所有全球的产业资源怎么往中国集聚,目前集聚的程度怎么样、现状怎么样,这都是我们需要来研究的。乐观的估计,好像大家都在往中国集聚,似乎是这个样子,但是究竟到什么程度。

  包括我们整个从基础材料,材料我们又分很多,到单体的模块、系统、整车、充电,这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我们的资源究竟怎么样,电池完了之后回收究竟该怎么弄,现在很多电池厂说,回收还不如扔了,根本就没有找到商业模式,所以这些问题都是属于我们这个课题需要来研究的。因为你不说这些事,天天有人问你,你这个电池马上回收问题,动不动就有人这个事,而且很大的领导。如果提出不同意见,他说你这个电池也是污染啊,将来怎么弄啊,但是回来又问电池厂,大多数厂家说没法回收,回收花的钱还不如直接把它扔了,所以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需要来认真讨论和研究的。

  今天大家都是同行,大家都是专家,记得上次开电池安全性会的时候,我们上汽的樊总第一个报告做的非常好,大家马上就全部敞开来谈,在这个地方咱们就不要遮遮掩掩了、也不要做广告了,是什么就说什么,实话说出来。因为你提供了不准确的信息,领导就会做出不准确的决策,我们有时候经常这样。一旦决策做出来了改就不或改了,说一万个道理都不行了,现在已经出现这个问题了,没法往外弄了,因为领导讲话都说了你怎么还能说不同意见呢,这不就麻烦了嘛。但是领导当初做这个的时候,他的依据从哪儿来的,也许没有多少依据,谁提供一个报告,就这么讲了,讲完了就不好再改了,这个事情挺麻烦的。所以我们电动汽车百人会干什么事呢?尽量让领导说的话基本上都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也别给领导作难,我们要事先把事情说清楚了,我们要说不清楚达不成共识,有人说这样、有人说那样。比如对电池提指标,整车厂一般指标都很高,他不管你那个,350瓦时,给我来3000次,我整车就要那个,他不管你能不能实现。电池厂迫于压力,行吧,行吧,先答应下来再说吧,一般是这样。所以这就很麻烦了,你答应了,你可以做到的,到时候领导就问了,能不能做大,就搞成这样了,这就很麻烦了,你没有科学依据。

  你说5年之内我们指标提的不可实现的那些指标,我遇到这种问题,一个方面,产业指标提的非常高,我们科研项目提的指标征求意见,结果大家说都达不到,不能提那么高,要往下降,而且还提供了很充足的依据,结果最后没办法,往下降,就是那边猛往上提,这边还往下降,这不是矛盾了嘛。研发这边说做不到,产业那边说比这边还搞一个数量级,这个事情不就互相瞎扯了嘛,所以我们尽量避免这种事情发生,这样我们就需要把我们的真实想法、真实现状都说出来,毕竟我们还有一个途径,可以给领导一些材料,让他好好看看,这样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来回翻烧饼,现在经常容易来回翻烧饼,比如我发了一个补贴,说不行,得改改,弄了一个什么充电标准,不行,来回再改改,这就麻烦了,现在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我说的都有根据的,经常发生。所以这种事情在初期可能发生,也情有可原,但是我们希望它不要持续的一直发生下去,咱们这个技术强国、中国制造2025目标、汽车强国战略最后都是一句空话。

  关于产业规模跟结构这是大家全行业需要关注的,产业规模的预测究竟该怎么预测是合理的,既有全球的,也有中国的。第二,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国际什么样的,我们什么样的。产业的组织模式,纵向整合、横向整合。产品的规格,刚才已经说过一些了,你不能搞的几千家厂子几万种规格,这就麻烦了,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合理的规模、合理的品种,这些都是我们要讨论的,就是说产业规模跟结构,产业组织模式当然就涉及到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比方我们有回收的企业,他不知道从哪儿弄电池来,当然有的比亚迪自己的电池,自己就回收了,比亚迪这种是全部都是自己的。我连最后锂资源矿藏都控制,他就是全部全链条都是自己的,但是还有很多不是这样的,这种模式我们也需要,这种模式,比亚迪自己研究研究了,因为国内像这样的不多。另外一种模式可能是横向的,横向的我们知道现在横向的也很复杂了,我估计电池厂到整车那儿都是求爷爷、告奶奶的,我昨天刚到中通去,只要是供应商在那儿,当孙子了,一点到晚请客吃饭喝酒,各个部门要拜,怎么能够把产业关系弄的合理一点,这是从全产业的规模和结构我们要思考。

  第二,产业链建设,我觉得需要分行业,我们再把电池产业,既然是产业链,我们把链条分开看一下,再合起来看,分开都没有看清理还合起来看,一谈系统比能量260,怎么算的,底下都没有算清楚,怎么上取得,正负极材料多少毫安时/克都没有搞清楚,就说300,从300马上到260,怎么算的,说不出来。按照刚才王芳给的比例,三元的50%—60%储存效率怎么到260的呢,有什么绝招能够到260呢,连200都难按50%,200都达不到,还260,一定要从子行业两研究,我觉得这次我们要把以前不大重视的几个子行业梳理一下。第一个,材料行业。材料行业一般不怎么谈,但实际上材料行业的规模、材料行业的国际化,都做的挺好的,材料行业的大企业。刚才贝特瑞、杉杉,这些很值得把基础给他做强了,我记得他们说日本最强的是底下的基础性的那些东西,那个强了上面才能强。所以我们这次要把材料,全行业究竟是什么情况,典型骨干企业是什么,技术水平是什么,材料行业对刚才说的技术升级是怎么看的,就像任院长刚才讲的那些东西,他怎么看的。从那个角度,从底往上推一下,不能是先整车说我就要这么多你做去吧,从上的下需要,但也要从下到上两个角度合起来才能把这个事情做的比较合理一点。

  我们大概分材料行业,这次的设计制造工艺及装备,刚才阳总说的那些我觉得也非常重要,说的一些都是我们平时不大关注或者信息很少的那些方面。刚才杨总说到的,智能化、规模化、数字化、可回收的设计,按照阳总的可回收设计,那我们刚才说电池成本1块钱,只占50%,那就是5毛钱了,因为还有30的储能、还有20的回收,那就真的可以跟汽油机车相抗衡了,要是1块钱你只有5毛钱,真可以了,不到1万块钱就可以100公里的续驶里程,100公里几千块钱不到1万块钱,真的就可以有竞争性了。另外,你的成品率、材料利用率,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我知道您说是90%的成品率,其实能达到90%的可能还不是全部,有好多还达不到,百分之七八十我看也挺多的,。所以这个地方的潜力很大,我们必须要去朝这些方面想问题,去挖掘潜力,所以制造,因为现在中国制造2025是从制造角度说的,设计的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材料工艺,装备怎么跟上,我记得我们搞科技规划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设备不行,设备跟不上,但是后面搞课题的时候,因为我们电动汽车不能说再设一个电池装备的课题,好像不大好,只能一个电池课题它再去带,装备课题不在这个我们专项了,专门有装备的专项,我们这次不是搞科技规划,我们这次把这件事梳理一下,究竟应该放在哪儿。

  比如说我们放在中国制造2025路线图里,将来比方说强基工程,现在不经常说有招标嘛,到那儿弄两个项目行不行,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方面布置挺多的,不一定是科研项目,这个就是技术改造类的,现在强基工程都不是搞产品研发的,都是爱去买东西的,设备应该是在那个地方,设备、工艺这些东西。所以我想我们今天结束了还要开两次会,重点就是针对这么两个方面,我们做电池的、做系统的、制作整车的都可以来听,你还听听人家怎么讲的,一块来研讨。下面子行业我们会分这么几个方面,材料专门来一个,因为我们百人会做研究,要搞点别人没研究过的,别人都研究了几百遍,再研究一遍抄一抄没啥意思,就是把这块补一下信息,设计、工艺和设备,我们再开两次专题的针对这个再细化一下。至于电池、系统这个其实我们以前讨论的比较多了,相关的材料也有,现在我们是要把底层的东西讨论清楚,看以前的材料对不对、修正一下。我们都要考虑到行业整体情况是什么、技术进步的现状是什么、将来的技术进程的路线图,不按科技角度讲,是按产业能做到的讲,我们大概还是限定在锂离子电池的范畴,更远的事我们可以过两天再研究,来得及,因为我们现在只说产业,其他的,其他的先不管,只要锂离子做的足够好了电动车就已经进入正规了,至于再搞别的就已经是锦上添花的事,科技可以谈那个,产业先不说那个,就在锂离子电池这个范畴,把产业的问题分的细一点,说的透一点。

  比如说这三类电池,18650现在就达到240、250了,它是可以达到的,我们说了240、250都是2018年的目标,比亚迪也说了,容量衰减到90%大概500次,我对标一下国外公司,因为国外好多公司经常到我这儿来,因为我也合作,我对标了一下,差不多,他们也这样的。当然高温的容量衰减会更快一些,达不到这个,所以这个事情说的再细一点,至少是18650跟软包和方形不是一回事,不太能扯到一块,两个问题不一样。但是18650,还有特斯拉坚持的,还在一直往前走,我觉得也很需要继续研究它,现在他们都是250,国内的也这么说,前两天的小鹏汽车集成的,250集成出来150,65%的存储效率,很好了,可以做到,他已经这么做了,他也找的特斯拉的供应商、集成商做的,他用的三星的电池。所以18650这个后面延续的,这个体系好像很重要,然后再是软包和方形,相对来讲软包的比能量上的也会快一点,方形的肯定就是稍稍慢一点。和这个还很有关系,跟这个关系很大,还不能把它搅到一块。

  所以要不分派系至少要分两类是需要的,把这个问题细化一下。刚才王芳给的信息,比方说磷酸铁锂跟三元存储效率不一样,没什么外加的东西,就像比亚迪的大砖块客车上用的,存储没什么东西,一放就行了,存储效率很高的,我不知道你们的多少,刚才王芳最高的优80%几,我相信是那样,因为一个单体100安时,安体里面的东西很多了,存储不需要放太多东西了,所以这个情况差别非常大。所以我们我们集中在产业问题上,产业的技术进步,混在一块说有时候怎么评价,总得有一个基准,那个如果说领导好听,听起来好听可以那么说,但是在我们这个地方不能这么说,我们这个地方是搞技术的,你还得有一个确确实实你得定义好了,比如2000次80%,说好了,然后我们再说这个事情去,现在是250,2000次80%还没到,还要攻关,还要很认真的攻关。所以我们要把各方面的角度,各种角度汇集起来,刚刚任院长说的他好像挺乐观的,每个人不一样,他觉得2020年之后锂金属电池的时代了,大家都不一样。在这儿咱们形成共识,免得在领导那儿各有说法,领导挑一个最高的,领导不应该挑最高的,去掉一个最高的、去掉一个最低的,应该是这样的。但是一般还是觉得要高一点,说起来比较好听,目标比较宏伟,可以取一个名字“革命性的”,但是做事肯定还得一步一步来。所以我的意思,就是我们要把这些问题跟它说清楚,从这几个分析下去,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资源整合也在我们这个里面,因为我们材料行业国际资源整合好像还不错,打出去很多了,但是单体电池人家在打进来,这些问题我们也是需要我们也是需要把它弄清楚的。

链接:https://www.chinabuses.com/buses/2016/0926/article_74216.html
客车新闻
客车网推荐阅读
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26日成立,于1996年3月1日正式运行,是...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客车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