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客车新闻 > 行业调查:中国“僵尸”客车企业复活记

行业调查:中国“僵尸”客车企业复活记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5日 13:54 作者:涵玉 来源:客车网 原创
  造车,是很多企业家的梦想。据说这不仅在某个层面上标志着企业家的成功指数,同时也能让企业家为本人以及继承人奠定百年基业,因此,凡是成功男人(含女汉子)都有造车之梦。

  传说,在当前中国要想成就造车梦想的捷径,圈内公开的秘密就是先进入客车行业。

  客车行业僵尸纷纷复活

  既然秘密已经公开,那进来的有可能就未必都是成功人士了。

  于是,有不少沉寂多年,奄奄一息的客车企业纷纷复活,摇身一变,以勃勃生机、全新面貌的新能源客车企业出现在公众面前。但认真问一句,这些新同行真是来为中国客车业发展壮大添砖加瓦吗?真是为中国客车产品提升技术和品质吗?

  目前中国已经有几十家正在生产、已经获得工信部新能源目录推荐,还有更多以客车企业自居的厂家。中国客车业敞开怀抱欢迎那些有技术、有资金、有实力,肯静下心来,研究行业发展需求,踏踏实实耕耘的企业和产品,但现实是,总有些不安现状,想走捷径,藐视规则的人想通过国家新能源产业政策攻城略地,发财致富。

  在中国,在世界,客车生产营销靠的是技术、信誉和对市场的长期精耕细作。有客车同行担心当前中国客车行业已趋产能过剩,过多新企业进入会进一步割裂市场,引发恶性竞争,但也有企业负责人却对中国客车业表示了更深层次的担忧。

  有证据显示,目前有不止一家两家停产多年的“客车资质”企业被资本盘活,接受某些地区政府招商引资,在当地获得土地和资金的支持,让其建立“新能源客车企业”。这当中有些企业的出资方并没有从口袋里拿出多少真金白银,靠着长袖善舞,通过一些手段让企业形象增值,品牌增值,然后运作一段时间,再次增资扩股,或者转售他人。

  由于未经证实,不便公布上述企业名称和落脚地区,但笔者相信上面情况不是孤例。笔者本人也曾经在2015-2016某次行业会议中遇到某停产多年的客车企业领导专程参会寻找资本合作。

  客车行业僵尸企业复活渊源

  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会在现在集中发生?这要从三十多年前说起,原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受命与原公安部、原交通部和原建设部共同汇编出涵盖当时100多家整车生产企业和数百家改装车的一份“目录”。这份“目录”在管理全国汽车行业十五年后,被国家经贸委的《关于车辆产品目录管理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所取代,后来国家几大部委又陆续完善了汽车行业管理规范,形成了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管理的框架。

  据原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巡视员、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万里介绍,上述“目录”中,当时交通部和建设部等各部门原有的客车修理厂也顺势开始转做汽车。后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想要进入汽车领域,据李万里回忆:当时的机械工业局领导给吉利的李书福发放了客车资质,成为第一次汽车生产资质的开放,后来陆续有条件地对外开放了三次,第二批是大客车企业,包括大金龙、小金龙、少林客车、山东中通客车和重庆客车等,解决客车生产底盘的问题,将有能力改装客车企业升级为整车企业。第三批是发改委27号令,允许批准一批新的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充分竞争。第四批就是封门的准入规定:为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原则上不再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

  李万里认为,目前在已经核准的100多家整车企业中,实际有生产能力的仅有几个大的汽车集团,包括集团旗下具有独立资质的企业约在50—70家左右,剩下的多为僵尸企业,国家就用置换、重组的办法来解决,购买僵尸企业资质,“借壳”造车。

  与此相对应的是,2013年和2015年,工信部分别发布了两批《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名单,共涉及140家车企。并公示称:截至2015年10月31日,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中有12家企业提出准入条件考核申请,已通过考核,恢复受理其新产品申报;22家企业近期提出准入条件考核申请,正在组织考核。这12家通过考核的企业当中,名列第三的就是坑了全行业的吉姆西客车公司。

  大浪淘沙去芜存菁的办法

  根据上述内容,结合客车行业内资深高管的介绍,大概可以理解为这样:从80年代开始,传统客车企业分为改装资质和整车生产资质,为数众多的改装资质客车厂不允许生产底盘,因此在后来二三十年的市场竞争过程中逐渐被淘汰,而以“两通三龙”为代表的中国客车企业,通过引进吸收,到九十年代初开始快速发展,近十年内已经拥有了成熟完整的自主技术和产业规模,并形成国际同行业中最有竞争实力的国家梯队。

  其他虽然没有市场、没有技术、没有实力,但有改装资质的客车企业,如果通过工信部的审核(类似从苏州客车厂到吉姆西公司的变化),就被允许生产新能源客车底盘,之后就可以出产新能源客车,并且有机会进入“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获得国家新能源补贴。

  而当前中国社会上,众多的闲置资本正在寻找出路,新能源汽车无疑的当前最好的一个投资方向,于是各方面的资本纷纷入场。这当中,不乏有类似某家电巨头那样实干的实业家,不惜投入巨资打造新能源客车,但也有不少游资打着新能源汽车的招牌,表面上迎合国家政策,实际上想用较低的成本盘活僵尸客车企业,实施资本增值,这不仅伤害的中国新能源客车的整体形象,也破坏了中国客车业稳健发展的节奏和步伐。

  正如哲人所说,泼洗澡水别把孩子一起泼掉。如何去芜存菁,在众多资本盘活行为中发现优质投资,剔除游戏资本?一些客车企业高管给出了几条建议:

  1. 严格监管地方新能源客车招商引资项目,建立追溯机制;

  2. 加强地方招商项目资金管理,确保引入的新能源客车项目的现金活跃度;

  3. 监督新成立客车企业技术投入及技改能力,通过考核专利数量、技术先进性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比对,同时确保技术团队完整性;

  4. 监管其生产设备投入的先进程度;

  5. 立项之前,即考察其市场营销计划,尤其是客车国际市场营销规划;

  6. 除此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方监管方式。

  这些办法,也许不能堵住所有的僵尸游资企业,但至少可以过滤出优质企业,能跟随甚至带领中国客车行业提升产业价值,攻占全球市场,只有这样的企业,才值得中国客车行业与其携手共进,共谋发展。

链接:https://www.chinabuses.com/buses/2016/1215/article_75898.html
客车新闻
客车网推荐阅读
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26日成立,于1996年3月1日正式运行,是...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客车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