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配套新闻 > 智能制造时代,i智冷二代见证驿力科技创新实力

智能制造时代,i智冷二代见证驿力科技创新实力

2016-04-20 作者:任奕 来源:客车网
  如同“互联网+”一样,时下“智能制造”也是个新闻热词,其所带来的影响正在席卷各行各业。当智能家居、智能电器、智能汽车产品层出不穷,开始初露锋芒之时,客车配套行业亦与时俱进、风生水起,技术新突破、新成果层出不穷,客车配套产业正处于智能化“风口”。作为一家集成式高科技企业,驿力科技顺势而为,潜心研发,精益生产,取得了阶段性最新成果,其中新型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i智冷”二代可谓驿力智能化制造的绝佳“代言人”。

  如心脏之于人类,发动机是机动车辆的唯一动力来源,如何维护保养发动机,保持其长期稳定运行是相关行业、企业长期深探的课题。其中,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是保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如果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率高,势必引起发动机其他部件的损坏,发动机的整体工作能力将受到影响。那么,一款优秀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应该具备哪些技术性能呢?

驿力科技第二代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

  智能与高效兼顾,有效降低8%的燃油消耗

  “大中型客车后置式发动机,传统冷却系统的功耗已占发动机功率的10% 以上、风扇噪声高、发动机的热效率低、水气温度偏差大、有效功率减小、发动机寿命较低。传统冷却系统急待进行升级换代。”据驿力科技销售公司总经理陈海明介绍, 为彻底解决冷却问题,驿力科技立项研发新型发动机智能恒温节能冷却系统—ATS系统。

  早期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虽能满足车辆的基本使用需求,但在满载或者恶劣路况下问题频现。在当下日益重视环境保护、提倡节能适性的市场需求下,发动机的结构、性能都有很大发展,而相应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也正朝着智能化、轻型化、紧凑化的方向发展,驿力科技ATS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则是在如此市场需求下诞生的产品。

驿力科技“i智冷”二代客运版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

  ATS是传统冷却系统的升级换代产品。采用ECU(车载电子控制单元)智能化控制,在满足发动机散热要求的同时,减少无效功率的损耗,有效降低燃油消耗达 8% 左右。根据使用车型不同,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可以分为公交车ATS系统、客运版ATS系统、发电机组ATS系统以及工程机械车ATS系统。截止目前,驿力科技ATS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已发展到了第二代——“i智冷”系列。

  据记者从企业处获悉,“i智冷”二代是驿力科技经过365天的深入调研,2000多名客户的倾情参与,在汇总分析1500多份有效问卷基础上,通过技术攻关、反复论证、试验之后推出的新一代商用车发动机智能冷却系统。智能化、轻型化、紧凑化的集成设计初衷使其具备了杰出的发动机冷却性能。

  灵感与科技结合,为发动机冷却问题排忧解难

  “一切不以产品功能为基础的智能化都是耍流氓,一切不以用户痛点为方向的智能化都是伪科学”,看似戏谑的斥责,反映的是当下汽车配套产业智能化发展的真实现状,即只有契合市场需求,关注用户痛点进行研发生产,其产品才能植根于市场。

驿力科技“i智冷”二代客运版装车实例

  除杰出的节油性能外,“i智冷”二代同时也是灵感与科技的结合。根据对用户的使用情况调研和市场反馈,驿力科技在其第二代产品上追加以下三点技术特性。

  其一,“i智冷”二代产品采用专利集成布控技术,全新设计的ECU与护风罩一体化安装结构以及控制单元之间局域组网设计,在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同时简化安装工艺。特别是独有的PID自适应控制技术,可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自动调整控制策略,进一步提升发动机缸体的燃烧效率。

  其二,针对目前新能源客车后仓空间有限,散热器更换困难等问题,驿力第二代产品搭载独创“快装魔方”散热器组合技术,新型快装魔方结构,有效增强了整个冷却系统的抗震性,可把更换水箱的时间从原来1个小时缩短至5分钟左右。

  其三,冷却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因发动机缸体锈蚀以及冷却水结垢导致散热器芯部管路堵塞的现象,从而导致冷却能力的下降。为了解决此问题,“i智冷”二代设计并装配全新的可视化管路过滤装置,能有效过滤直径2毫米以上的杂质和水垢。后期使用过程中,只要定期清洗滤网,因芯管堵塞引起的高温开锅将彻底解决。

  全新升级版ATS一经推出即受市场追捧。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驿力科技“i智冷”二代发动机冷却系统已经斩获近百套的订单,并在北京、深圳、苏州、厦门、海口等多地的公交及客运公司成功装车投运,市场反馈优良。

  在“十三五”阶段,国家大力鼓励智能制造的战略指导下,我们期待如驿力科技这般立于潮头,掌控核心技术并持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客车配套企业能有更加吸睛的表现。

阅读量:
配套新闻
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