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客车新闻 > 业内专家给新能源汽车泼冷水 多方利益归属掣肘产业发展

业内专家给新能源汽车泼冷水 多方利益归属掣肘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20日 00:00 作者:王毅鹏 来源:新闻晚报

    2009年对于中国的汽车界来说,最热的莫过于新能源汽车。所有的厂商都把相当的注意力放到了混合动力、电动车的研发上。各个厂商争先恐后出笼的新能源车量产计划,感觉好像明天就能够实现满大街都跑着新能源车了。但是,不少业内专家提出质疑,仅仅有汽车生产厂商的努力远远不够,新能源汽车社会的到来要取决于更多的因素。


    新能源推手还需靠政府


    资料显示,1970年代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基本的原因来自于三个方面:能源紧张、温室效应不断让地球变暖、环境污染。资深汽车评论员张志勇认为,对于这三个要素,作出最强烈反应的其实并不是汽车厂商,而是政府。政府是新能源技术最终走向与速度快慢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最坚决的力量。“在现实的巨大压力以及未来市场空间的巨大诱惑下,太多的机构介入其中,政府、汽车生产商、石油厂商、研究机构、社会团体,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因为他们代表的利益复杂多样。 ”


    例如,日本从1992年到2001年十年当中,在贮存电力用的锂电池以及小型电器汽车上使用的锂电池开发方面已经投入了166亿日元。而从2002年到2006年,在燃料电池汽车所使用的锂电池开发方面也投入了53亿日元。2009年,日本的汽车企业、电池企业等相关领域的企业一起发布了开发第二代汽车用移动电池的开发计划。从去年开始到2011年,将在第二代汽车用电池系统的开发方面投入110亿日元。


    他坦言,目前许多车厂都宣称自己如何如何积极在对社会和环境保护方面作出更多的投入和努力,而且列出诸多具体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成绩。 “但是,厂商都是首先以利润为目标,千万不要以此就认为这些厂商就如何的奋不顾身、专门利人。”他表示政府仍旧是新能源产业化的最重要推手


    不容忽视的油企利益


    “在所有的因素中,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因素是石油厂商的利益。石油厂商依赖传统驱动技术的成本远比汽车厂商依赖传统驱动技术的成本为高。想一想,如果所有的汽车都采用新能源车,石油厂商给谁去加油呢? ”张志勇反问。


    他分析,如果石油公司期望汽车使用传统燃油技术,虽然他们不能制止,但是他最起码是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或者途径去延缓新能源技术的更新。比如,说服政府采取更温和的限制排放的政策,对于石油企业给予更多的支持。 “在新能源技术还不能取代传统能源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这些石油企业的利益,石油关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 ”
 

    而新旧两种技术的博弈更表现在价格与时间上的较量。也就是说,新能源技术在多长时间内开发成熟并将价格降到市场接受的程度。反过来是,市场接受的程度高低则又取决于新能源技术下的产品价格的高低。“甚至可以说,新能源技术需要看传统驱动技术的脸色,只有传统驱动技术下的能源紧张、政策限制等因素开始发挥作用,新能源技术的春天才能来临。”


    警惕争食国家资金


    日前中国政府出台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将新能源车的热潮推到了一个顶点。规划中明确规定: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以电动车为主要导向的政府鼓励发展思路和脉络基本一目了然。


    但是,也有人士表示,规划提出的目标很难达到,能够实现1%就不错了。而目前市场上的反应也表明一些厂商过高宣传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比如,某厂商推出的一款新能源汽车,至今仍然没有在市场上获得普遍的接受和推广。


    从2009年到2011年,为期三年的规划和目标,特别是庞大的资金支持,将引导中国汽车厂商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是这些资金如何分配、按照什么原则分配、由谁来决定分配、资金投入产出的实际效果如何监控,可能都是一个问题。”张志勇表示,“目前百家争鸣的新能源汽车开发的热潮,不能说不与争食国家的免费资金支持有关。 ”

链接:https://www.chinabuses.com/buses/2009/0720/article_12119.html
客车新闻
客车网推荐阅读
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26日成立,于1996年3月1日正式运行,是...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客车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