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公共交通 > 密闭空间新冠病毒可传至4.5米 《公共交通指南》给出说明

密闭空间新冠病毒可传至4.5米 《公共交通指南》给出说明

2020-03-13 作者:木子 来源:生命时报

  目前,新冠疫情越来越向好发展,我们的生活也逐步走向正常化。但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人流量大大增加,乘坐交通工具出行的感染风险也加大了。

  近日,发表在《实用预防医学》的一项研究以乘坐公共交通引发13人感染的聚集性疫情为案例,探讨了密闭环境下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呼吁我们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充分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密闭空间内新冠病毒可以传播多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笔者结合相关资料告诉你答案,并送你一份疫情期间安全乘坐交通工具的指南。

  密闭环境病毒可传播4.5米

  发表在《实用预防医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题为《一起在公共交通工具内气溶胶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介绍了一起发生在湖南省某地、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引发的聚集性疫情。

  研究显示,病例A在1月22日中午乘坐49座全封闭空调客运大巴,乘车时与车上最近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E)之间距离不足0.5m,与最远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G)之间距离约为4.5m。

  据调查,病例G和病例A分别从大巴车的前后门上下车,途中也没有近距离接触行为。调取当时车上的视频监控发现,车上大部分人都未戴口罩,车上被感染的病例均未戴口罩。

  在此之后,1月22日下午,病例A乘坐18座空调小巴,车窗均未开。车上共12人,仅1人佩戴了口罩,车上被感染的2人均未戴口罩。病例A与最远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K)之间距离约为4.5m。

  当日病例A搭乘的大巴在乙地停留30分钟后(停留期间车辆未做消毒处理),一乘客(病例J)搭乘该车(座位与病例A之前乘坐过的座位临近)返回甲地,1月24日发病。据调查,病例J无其他特殊旅居史和接触史。

  该起聚集性疫情共发现密切接触者243人,其中10名确诊病例和1名无症状感染者。二代病例B的密切接触者M、二代病例K的密切接触者N之后也发病。

  通过此次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在密闭空调车厢内传播距离最远可达4. 5m,且至少在30 min内可漂浮在空气中并导致感染发病。结果表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能力强,在密闭环境中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

  这可能是因为在全封闭空间内,空气的流动动力主要来自于空调产生的热风推动,而热空气上升可以将带有病毒的飞沫颗粒运送至较远的距离,远超过通常认知的飞沫传播距离。

  如何安全搭乘公共交通?

  此次聚集性疫情警示我们要对病毒保持高度警惕性,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综合中国疾控中心的建议,生命君整理出一份“复工公共交通指南”。

  乘坐飞机、高铁、火车

  关注时刻表,不要过早到场。这样既可以降低候机楼、候车室人员的密度,也能够避免自己长期处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

  进站时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尽量少接触公共设施和公共物品;少和陌生人做过多交流;

  乘坐途中,尽量不摘口罩、不饮食;去卫生间要注意扶手、门把手这些物体表面,当接触这些之后要及时做好手部卫生。

  乘坐地铁、公交车、出租车

  乘坐地铁时,全程戴口罩,配合工作人员的体温测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尽量分散就坐或站立,相互隔出空间。如果手部有伤口,不要触摸公共扶手;

  乘坐公交车时,上车前在站台上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有序排队上车;如果天气允许,最好打开车窗,使车内空气流通;

  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时,上车可以用纸巾(无直接触碰)开车门,尽量选择后排落座,与驾驶员保持一定距离。不与陌生人拼车,避免车内人员集中,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司乘人员平时接触的人员比较多,感染风险要比普通人群更大,所以要更加重视防护。在岗期间要规范佩戴口罩、注意手部卫生、每天都要监测体温。如果身体出现透支,难以继续支撑工作,应及时向工作单位报告,按规定流程办理。

  骑车出行

  如果是共享单车,骑行前,使用消毒物品对车把、刹车、车座等车辆关键部位进行擦拭;

  佩戴口罩、手套骑行,骑行和等待时,尽可能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抵达目的地后,用流动的清水或免洗洗手液洗手,确保手部干净,再摘下口罩。脱下的外穿大衣挂在通风处或直接晒在通风处,用酒精棉片擦拭钥匙。如果发现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为了自己与他人的健康,请您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公共交通
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26日成立,于1996年3月1日正式运行,是...
新闻专题 更多>>
2021年5月26-27日,第六届(2021)“宇通杯”全国公交驾驶员节能技术大赛总决...
《新能源客车采购指南》,记述中国新能源客车技术与市场发展历程。2020版《...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