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交车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我国从2015年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目前已经进入了动力电池退役更新高峰期,公交车电池超期服役是重大安全隐患,必须引起各方重视。尤其是8年质保期后,第一批纯电动公交车进入动力电池批量退役期,需要将大批量的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做好老旧新能源公交车辆安全有序更换动力电池工作。
一、退役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架构
新能源公交车退役电池的回收利用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架构,采用三级全流程管理模式,构建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第一级是公交企业联合第三方回收网点及专业物流,负责退役电池的登记、运输及暂存,确保电池安全转移;第二级是检测评估中心通过性能评估等技术手段将电池精准分级,对电池健康状态、安全性能和经济价值进行检测评估;第三级是利用体系,良好的电池进入梯次利用环节,利用于储能、备电等领域,完全报废的电池则进入材料再生环节,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政府监管平台贯穿全流程,实现数据可追溯,确保各环节符合环保规范。
二、退役电池回收技术
公交车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主要采用"梯次利用+材料再生"双轨模式,通过四大关键技术实现资源化处理。
1.智能预处理技术
液氮低温冷冻(-196℃)安全放电,避免传统短路放电的燃爆风险
AI视觉分选系统自动识别电池型号,分拣准确率达98%
密闭式破碎分选线实现铜铝箔、隔膜、电极粉的高效分离
2.精准检测评估技术
多参数健康诊断(容量衰减率、内阻、自放电率)
残值预测模型自动生成利用方案
区块链溯源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可信
3.梯次利用技术
储能系统:5块电池组建成100kWh储能单元
低速车辆:改装为观光车动力电源
应急电源:满足基站72小时备电需求
4.定向再生技术
湿法冶金:酸浸-萃取工艺回收钴镍(回收率>95%)
直接再生:低温补锂修复正极材料(成本降低40%)
物理分选:磁选/涡流分选回收铜铝(纯度99%)
三、退役电池回收效益及面临挑战
公交车退役电池回收在资源循环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梯次利用,性能良好的电池可继续用于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延长其使用寿命;完全报废的电池则通过冶金技术提取钴、镍、锂等有价金属,减少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此外,规范回收可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然而,该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电池型号不统一导致拆解效率低,回收成本较高;湿法冶金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处理难度大,环保压力显著;同时,梯次利用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评估标准尚不完善,市场接受度有待提升。未来需加强技术创新与政策引导,推动回收体系标准化、绿色化发展。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关于虚拟电厂公交场景应用的思考[05-30]
- 技术渗透or行业重构 国产AI大模型能否开启客车行业“智变密码”?[03-07]
- 袁建光:回顾中国公交专用道发展史 公交分会助力巴士交通升级[11-28]
-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巨变的里程碑聚焦《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解读与国际比较[11-01]
- 《城市公交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10-22]
- 学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小城市公交企业发展的破局之策[10-17]
- 一图读懂《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员技能和素质要求》[10-10]
- 涨知识:公交线路开辟需要具备哪些运营条件[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