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政策法规 > 国Ⅳ大限已在眼前 国内企业主推SCR技术

国Ⅳ大限已在眼前 国内企业主推SCR技术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2日 00:00 作者:陈红 来源:人民网-中国汽车报

  近日,记者从环保部获悉,2010年7月1日起,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轻型汽车第Ⅳ阶段排放标准。届时,未达到国Ⅳ排放标准的轻型汽车将无法进入工信部新车公告。2011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未达到国Ⅳ排放标准的轻型汽车将不得销售和注册。环保部相关负责人透露,环保部已按照国家排放标准规定于2010年1月1日停止对国Ⅲ重型车的核准申报,国Ⅳ重型汽车全国销售和注册的时间还未确定,需要根据低硫车用柴油的全国供应情况来确定。


  业内一致认准SCR技术


  据业内专家介绍,由于其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微粒和氮氧化物在生成条件上的互逆性,导致了柴油机在排放升级,特别是国Ⅲ以上阶段的排放升级出现了不同的技术路线。“一类是通过使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利用尿素溶液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还有一类是通过微粒捕集器或微粒催化转换器(DPF),针对燃烧产生的微粒进行处理的EGR(废气再循环)技术。”他说。


  有关专家表示,随着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提高,重型车排放升级势在必行,SCR将成为以后的主流技术。据记者了解,在技术路线方面,国内主流柴油机生产企业已经基本达成共识,SCR将是未来国内柴油机排放升级的主要技术方向。目前,奔驰、沃尔沃以及柴油机企业,如康明斯、潍柴、玉柴等都采用了SCR技术。


  有业内人士将SCR系统更适合中国市场的原因归结于以下几方面:第一,SCR系统能有效节省燃油消耗。SCR系统的燃油消耗相对于EGR+DPF系统稍低一些,它的尿素水溶液消耗量也可在燃油消耗上得到补偿。第二,如果现在采用此技术,在很长时间内都可以满足排放法规的要求,直到欧Ⅴ乃至更高排放标准的引进。第三,在EGR+DPF系统中,需要增加冷却器的体积,SCR系统只需一个附加的贮藏罐,这对于车辆驾驶室的设计影响不大。第四,发动机复杂性低。SCR系统可以同时满足欧Ⅳ和欧Ⅴ标准,可以在部分地区提前引进。


  国内企业SCR技术准备充分


  面对即将来临的国Ⅳ排放标准,国内企业都已有所准备。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技术顾问李勤博士告诉记者:“国内主流企业基本都在进行SCR产品的研制,但是正式批量生产的只有玉柴一家。”他分析说,SCR后处理系统市场比较集中,基本在城市公交车,玉柴的客户恰好集中在公交车领域。


  据记者了解,早在2006年2月,玉柴推出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Ⅳ柴油发动机,这比国家强制性实施国Ⅳ排放标准提前5年。其后,玉柴针对SCR系统进行了大量适应性试验,为SCR系统在中国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2006年12月,玉柴排放达国Ⅳ的YC6L-40型柴油机顺利通过省级技术成果鉴定。“如今,国内有约6000辆车使用装有玉柴SCR系统的发动机。2008年的时候,服务于奥运会的客车中,有5500多辆使用装有玉柴SCR系统的发动机。”李勤说。


  作为较早来华进行本地化生产的外资柴油机企业,康明斯的技术一直为业内人士所关注。日前,康明斯发动机事业部相关人士表示,将通过加装SCR后处理系统来满足近乎零排放的EPA2010标准,它是当今世界最为严格的排放法规,对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的要求非常严格,同时要求显著提升发动机效能与耐久性。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康明斯通过采用SCR技术能够为公路用市场提供最具燃油经济性优势的低能耗发动机。预计,EPA2010 ISX15升发动机的燃油效率将提升5%以上,中马力发动机可提升3%。


  不仅发动机企业积极应战,国内汽车后处理系统生产企业也在抓紧时间进行产品开发。万向通达是目前国内首个汽车消声器总成及尾气催化转化器“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同时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商用车后处理系统生产企业之一。“尽快掌握国Ⅳ技术并及时切入市场,不仅是一次产品的升级换代,更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据介绍,万向通达自主研发的国Ⅳ SCR后处理系统包括净化消声器总成、喷射系统、电控系统、尿素罐总成等4个主要部分。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轮股份”)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第一代和第二代SCR催化转化器亮相2010北京车展。据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SCR项目,历时两年多,得以在本届展会展出并计划于年内投产。据记者了解,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轮股份将加快自主SCR系统的产业化,这将打破国外巨头垄断我国SCR市场的局面,积极推动我国内燃机排放升级。

链接:https://www.chinabuses.com/policy/2010/0622/article_21705.html
政策法规
客车网推荐阅读
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26日成立,于1996年3月1日正式运行,是...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客车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