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配套新闻 > 中国零部件:对抗全球通胀(二)

中国零部件:对抗全球通胀(二)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09日 00:00 作者:岳琳 来源:汽车观察

   “自主创新”与“关键零部件”

 

   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自主创新赢得话语权的经历让所长朱剑明成为会议的一个焦点。不过朱所长认为,中国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新产品开发需要过程,很难急于求成。需要根据公司规模与竞争力客观评估后,再决定应该做什么。朱所长将公司所开发产品分为战术性产品和战略性产品。眼前生产销售的为战术性产品,五年后抢占市场的则为战略性产品。竞争力较弱的企业“还是应把重点放在眼前”。

 

   中汽协董建平、一汽田雨时提出,中国企业应慎言“扩张”,但可瞄准国外中小企业购买技术、实验生产设备,挖人才,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无疑是个机会。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则认为,只有引导市场、引导客户需求而非迎合需求,才能趋于领先。其在《汽车转向系统电子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的演讲中提到,中国零部件企业应重点发展EPS的关键零部件,推进电机无刷化、大功率化和一体化;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官产学研结合及企业间整合,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加速技术融合与进步、发挥规模生产的低成本效应,提高EPS自主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在相关学会、协会或标准化委员会的组织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主体作用,联合各方力量加快EPS标准的完善和制定工作;开展电液助力转向系统研究,提高商用车的操纵稳定性;深入开展主动转向与整车集成控制的研究,为新一代转向电子产品的诞生打下基础。

 

   “环境有时取决于我们自己”

 

   金融危机是导致中国产品出口障碍的罪魁祸首吗?在上海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宝发看来,中国少数企业对于“诚信”的蔑视也是导致出口环境恶劣的主因。类似“三鹿奶粉”事件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对整个行业、国家的声誉都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应从中获得教训。

 

   马宝发总经理提出“大质量”与“小质量”两个概念,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将顾客的需求切入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如战略规划、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必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把市场和顾客需求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输入。围绕顾客需求配置资源、明确产品开发方向。

 

   运用突破性经营管理,实施企业可持续发展是马宝发又一发展理念。他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从最初的为生存适应市场,到为可持续发展而引导市场。

 

   “企业的生命线是现金流”

 

   专家贾新光特别提醒企业注意的是,企业的生命线是资金流,降低成本是最重要的发展战略。而马宝发同样认为,从效益的角度分析,企业的良性运行首先关注的是现金流,其次是利润,再次才是速度。也就是说,决不能以发展速度而导致企业相关资金失衡,而潜伏下危机的种子。所谓的“决策失误”,其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使企业失去连续生产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实现良性循环和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需要有良好的现金流作支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

 

   汽车是具有很强拉动性的产业,对于拉动内需起到重要作用。政府应该鼓励而非限制,包括针对中小零部件企业出台减税政策,对于那些有销路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田雨时:

 

   上世纪90年代,克莱斯勒总裁伊顿说过,以前100年是汽车改变世界,今后100年时世界改变汽车。我们要对新能源汽车充分准备。一旦改变,席卷而来,势不可挡。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朱剑明:

 

   加入WTO以前,国内汽车界讨论的是灭亡和生存的问题,而在短短几年后的今天,讨论的是汽车工业如何发展,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质的变化。我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只要有自主创新能力,有自主品牌,坚持十到二十年,肯定和目前的家用电器、纺织产业、钢铁工业一样,会产生国际化大企业,与世界汽车巨头抗衡。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所长殷承良:

 

   传统汽车行业要面临很大挑战。

 

   同济大学教授陈慧:

 

   转向电子化给零部件企业的机遇包括传感器、机电一体执行机构、ECU、嵌入式系统软件。

 

   上海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宝发:

 

   避免同质化、研究标杆企业、研究信息、研究市场、研究政治,是零部件企业实现发展的关键。

 

   专家提示:

 

   1、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很难进入成熟车型的配套体系,必须自主开发自己的产品才有机会。

 

   2、坚守中国市场的同时,也要主动出击。原来做售后市场的,要找机会进入OEM市场;原来做OEM的,同样也要进入售后市场。

 

   3、零部件行业联合重组,获得规模优势。

 

   4、安全、节能、环保、新能源是发展方向。

 

   5、企业的生命线是资金流。

 

   6、降低成本是最重要的发展战略。

 

   7、专利就像原子弹,在真正的竞争对手面前只能起到威慑作用。

 

   8、只要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就能够轻松避开别人设置的障碍,产生新的专利来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

 

   9、中国汽车产业最缺的不是技术,而是信心。


链接:https://www.chinabuses.com/supply/2008/1209/article_5523.html
配套新闻
客车网推荐阅读
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26日成立,于1996年3月1日正式运行,是...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客车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