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配套新闻 > 车联网将助推智能交通

车联网将助推智能交通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9日 00:00 作者:武锁宁 来源:人民邮电

   车联网为汽车产业带来升级赶超机遇


   我国已经成为汽车生产、消费大国。目前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接近2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接近 7000万辆。2009年,中国汽车的销量为1300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22%。2010年上半年,汽车销量达718万辆,居全球首位。但是我们还不是汽车强国,生产的汽车以低端汽车为多。


   要完成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提升汽车的信息技术含量是关键。从1989年到现在,平均每辆车上安装的电子装置在整个汽车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由16%增至30%以上。在一些豪华轿车上,电子产品甚至能占到整车成本的50%~60%。汽车中传统产品升级很慢,而电子产品5年基本就要升级。今后汽车升级主要就是由电子技术驱动,70%的汽车创新来源于汽车电子。同时,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汽车厂商除了降价以外,增配是最有效的竞争手段,在增配过程中,汽车电子的配备率将大幅度提升。


   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技术上的差距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核心要素,其中包括汽车信息化、整车开发能力、动力总成技术和轻量化技术等四方面,而汽车信息化是差距最大的一个环节。实施车联网,把汽车制造纳入我国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环境中,将为国产汽车工业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


   车联网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


   3G网络为车联网提供了完备的网络基础


   车联网需要汽车与网络连接,还要求一张全国性网络,覆盖所有汽车能到的地方,保持7×24小时在线,实现语音、图像、数据等多种信息传输。只有公众通信网能够满足这些条件。


   目前,我国三大运营商都已经建成覆盖全国的基础通信网,网络覆盖广、性能优、可靠性高。特别是三大3G网络的建设,2010年都将完成全国地市级城市的网络覆盖,未来两年将对县城实现基本覆盖。3G移动通信网络高速发展,能够提供宽带化的无线信息传输通道,在全国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可以处理图像、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这为建设车联网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在中国推进车联网面临得天独厚的体制机遇


   体制问题是融合创新的必备外部条件,而我国的车联网发展面临得天独厚的体制优势。党的“十七大”提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战略,并组建了现在的工业和信息化部,这为“两化融合”提供了重要的体制保障,而车联网是两化融合的现实结合点和突破口。


   另外,车联网的建设主要涉及汽车制造业和通信业,而这两个行业的主管部门通信发展司、装备工业司同属工信部。此外,RFID等电子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厂商、IT系统集成提供商、无线频率规划管理的部门以及负责物联网编码制订的标准化组织,也都由工信部主管或者主导。因此,几乎车联网建设的一切问题都能够在一个部委领导下协调解决,体制优势可谓得天独厚。


   推进车联网具有良好的社会管理基础


   我国居民身份证从第一代过渡到第二代,最大的变化是二代身份证嵌入了一个非接触式电子芯片,可以通过无线扫描确认身份。许多以人为本的信息化便捷应用,如电子机票,都是基于此而开发的。


   车联网与之类似,要求每辆车都入网,就是要给每辆车嵌入一个具有联网功能的“二代身份证”。而中国对车辆的管理仅次于对人身份户籍的管理,车辆登记和管理制度完备、全面。车辆在购买使用时,必须在车辆管理所进行登记,车辆以及车主的各种指标、数据都登记在案,并且定期进行检查。汽车的“第一代身份证”数据信息齐全,这为汽车换发“二代身份证”以及实现车联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近几年受到广泛关注的基于RFID电子标签技术的传感网发展迅猛,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可以把任何物品与通信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这解决了汽车如何联入公众网的问题。


   在上海世博会的信息通信馆,展览方表达的理念是,未来的交流将是随时随地、可听可看可闻可感的全方位信息沟通。而在汽车馆所表达的理念却是,任何信息交流都不能取代人与人之间真实的会面,而人与人的实际交往,从根本上要靠交通来解决。看似矛盾的两种理念都集中在了人的信息交流上。未来的交通恰恰是汽车和通信的融合。当汽车制造与信息技术完美交织在一起时,将展现一个“零排放、零交通事故、远离对石油的依赖、远离交通堵塞、实现有趣而又时尚驾驶”的美好城市交通生活。


   那么如何实现以汽车为节点、以网络为基础,人、车、路、网协调发展的车联网格局呢?当前各种技术条件、体制条件、社会条件都已具备,关键是要建立起一个机制,把这些优势条件组合起来,进行融合创新。

链接:https://www.chinabuses.com/supply/2010/0819/article_23415.html
配套新闻
客车网推荐阅读
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26日成立,于1996年3月1日正式运行,是...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客车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