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配套新闻 > 【车展报导】艾里逊变速箱三大优势引领行业“绿色"革命

【车展报导】艾里逊变速箱三大优势引领行业“绿色"革命

2009-02-28 作者:陈静 来源:客车网在线新闻组

   2月28日,2009第七届北京国际客车及零部件展览会上,全球领先的商用全自动变速箱供应商艾里逊变速箱公司再度引起业内广泛关注。为促进中国的城市交通建设,艾里逊变速箱继续推行环保的长期发展战略,不仅大力推广其卓越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和基于传统带变扭器的全自动变速箱技术,还积极响应CNG客车的清洁能源应用,全方位提升燃油效率、降低排放,帮助中国的公共汽车系统提高运行效率、节约运营费用。

 

恒通总经理到访艾里逊变速箱展位


   成立于1915年的艾里逊变速箱,1981年进入中国市场,并迅速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先者。在中国,有25000多辆卡车、客车和特殊运输工具使用艾里逊变速箱,36个城市的17000辆客车选装了艾里逊知名的带变扭器的自动变速箱。“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12000多辆客车装备了艾里逊变速箱,在为官员、运动员、媒体、市民和游客等提供完善出行方面起了关键作用。”艾里逊中国商务总监周来松如是说。由于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受到的顾客好评与零故障运行,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授予艾罩逊变速箱奖章,表彰其在特别服务和可靠性上的贡献。


   作为行业技术领先者,2003年,艾里逊变速箱即推出先进的通用汽车一艾里逊混合动力EP系统,用以帮助全球的城市公交系统减少排放、优化燃油经济、提高运行功效。这一系统采取独特的双模式并联混合动力设计,采用电控柴油发动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将电控柴油机与储能系统中的电能相结合,系统控制器根据行使工况及车速选择适合的动力源或同时启动发动机和电机,因此大大提高了效率。迄今为止,超过1500辆通用汽车一艾罩逊双模式并联混合动力公交车已经投放到全球100个城市。谈到中国机遇,艾里逊国际营销服务副总裁Michael G.headly说:“在中国,我们充分评估各种商机,拓展产品种类,包括稳定可靠的混合动力技术。”


   随着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CNG(压缩天然气)逐渐成为城市客车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优选技术。艾里逊变速箱积极响应,将其传统全自动变速技术应用到CNG车辆上。正是这一电控Torque转换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减少尾气排放,尤其是客车起步时。2008年7月1日,中国国三排放标准正式实施,对于客车尾气排放量有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响应中国政府的这一号召,艾里逊与商用车的各OEM厂家紧密合作,并向后者提供产品、服务和培训。目前,中国有2350辆CNG客车安装了先进的艾里逊变速箱。艾里逊变速箱与CNG的匹配应用已在大部分亚洲国家城市实现,其中包括东京、京都、首尔、雅加达、曼谷和新德里等,如今,北京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不仅如此,艾里逊全自动变速箱还不断改进产品设计,以发展其电子控制的变速箱,从而保持行业领先。艾里逊运用成熟的软件校准设定优化的换档点,并最大化使用发动机转速范围内的最佳燃油效率和1档锁止功能,增强运营效率。其全电子控制系统具备REIS(Redtmed Engine L,oad at Stop一在停车时间减少发动机的载荷)功能和自动空档功能,能让车辆在停止的时候,减少额外的燃油消耗。在全面分析车辆配置、运行环境和发动机特点之后,艾里逊还为终端客户提供定制的特殊功能。


   就在最近,艾里逊的工程师通过密切跟踪运营线路的运行并设定特殊的换档点,帮助北京八方达客运有限责任公司优化燃油效率。研究显示,在相似车况下,自动变速箱比手动变速箱能节省3%的燃油费用。八方达车队负责北京城郊的运行,从天桥到良乡伟业家园往返运行86公里。在起停频繁的运行条件下,装配有艾里逊自动变速箱的客车每天能往返4次,为乘客提供平稳、舒适的服务。类似零距离的服务使艾里逊变速箱在中国成为广大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


   从混合动力系统,到与CNG技术的紧密结合,再到改进电子控制系统等提高燃油效率,艾里逊变速箱主动与商用车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合作,协助城市客车进行能源管理,并以实际行动兑现在中国市场的绿色承诺。

 

   有关艾里逊变速箱

 

   艾里逊变速箱公司是世界著名的商用车变速箱和混合动力系统的供应商。艾里逊产品备受全球250家领先的车辆生产商追捧,并在包括客车,垃圾车,消防车,建筑车辆,配送车,军用和特殊车辆等多个领域广泛运用。成立于1915年,艾里逊总部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首府印地安纳波里斯,现有员工3300人,分别在中国,荷兰,巴西,印度和日本设有区域总部。艾里逊在80个国家通过1,500名分销商和代理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配套新闻
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