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配套新闻 > 我国柴油机市场:前景无限好 外商圈地急

我国柴油机市场:前景无限好 外商圈地急

2008-12-03 来源:生意社

   柴油机比汽油机节能30%,这是业界早已达成的共识。在当前燃油紧张和排放限制日益严格的形势下,柴油机的这一比较优势就当仁不让的凸显出来。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在不久前接受采访时指出:从排放角度考虑,新技术能源如氢能源固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由于制氢需消耗本来就紧缺的电能以及配套设施建设不足等等原因,利用现有低耗能源如柴油技术成了缓解能源和排放危机的惟一途径。

 
   国际部件厂商席卷而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国内外内燃机制造企业似乎已嗅到了柴油机市场的商机,刚刚过去的2004年是外资内燃机零部件制造商大举进入中国的一年。

 

   去年8月8日,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在无锡宣布,由博世集团和无锡威孚集团合资组建的博世汽车柴油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合资公司的注册资金为2亿美元,博世和威孚各占67%和33%的股份。据悉,这是博世柴油系统在德国以外最大的投资项目。

 

   博世汽车技术业务部门主席宾德·博尔说:“加强和扩大博世在中国生产和研发现代柴油系统的能力,是博世集团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博世非常看好柴油车在中国未来的市场,预计到2013年,中国柴油车将达到300万辆,主要在商用车领域。”

 

   而在此之前,上海必比登挑战赛结束之后,全球最大的零配件供应商德尔福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推介起柴油发动机,宣布近期将与三家中国发动机制造商新签柴油共轨系统供货合同,同时在中国建立新的生产基地。

 

   “目前公司先利用在印度和韩国的现有设施进行生产,同时将在中国建立新的基地,计划实施后,将在亚洲形成年产100万套共轨系统的能力。”德尔福柴油产品亚太区经理杜福培透露说。

 

   至此,世界两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在2004年均宣布涉足国内柴油机市场,这无疑是看好柴油机在中国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前景。据了解,目前欧美国家100%的重型车、90%的商用车采用柴油机,欧美柴油轿车也已占轿车产量的32%,法国、西班牙等国更高达50%以上。

 

   随着柴油机经济、环保性能的不断突出,柴油车销量的逐步扩大是一种必然趋势。如果中国像法国、意大利那样,有一半的乘用车使用柴油动力,那么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柴油车市场。柴油机未来光明的市场前景,已经成为一个没有悬念的悬念。

 

   整车厂商推波助澜

 

   就在国际柴油机部件厂席卷而来之时,国内各合资的整车厂商也纷纷出击,意在力夺先机。一汽大众去年推出第一款国产高档柴油车——奥迪A62.5TDI,这款车在时速90公里的等速状态下,百公里燃油消耗5.2升,加满油后,可连续行驶1000公里。而此前一汽推出的宝来、捷达等柴油车也备受市场好评。据其经销商反映,柴油捷达、宝来等车主对柴油车的节油、动力普遍反映理想,促使需求不断增长。

 

   而另一力挺柴油机的厂家——江淮瑞风也得到了相当不错的回报。据了解,瑞风柴油车在某些省份占到总销量的60%。江淮汽车高层人士曾表示,瑞风柴油商用车会超过汽油车,占领瑞风商务车的半壁江山。

 

   据悉,目前大众正在全国推行“D”文化,也就是柴油机文化,这意味着大众将把其在中国生产的大多数产品进行柴油版改造。

 

   种种观念制约柴油车突破

 

   美国著名汽车调查公司J.D.Power近期发表测评,全球柴油车的比例到2015年将达到28%。柴油车的销售在欧洲以外地区将增长60%左右,全世界柴油轿车销售数量预计将从2003年的1250万增长到2015年的2700万辆。虽然柴油机在国外已经得到很大发展,但是在国内的步伐依然远远跟不上国外,为何柴油乘用车在国内的普及率那么低呢?

 

   近日,专家指出柴油车的使用尚存几大障碍。首先,有关部门对柴油车的行驶有限制。这主要是由于柴油机的冒烟现象,但随着柴油车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政府应当会鼓励柴油乘用车的使用。

 

   其次,消费者不知道柴油车更加环保、节能。实际上,柴油机不仅比同档次的汽油机节油30%,排放的时候温室效应也低45%。专家表示,尽管柴油车比同样汽油车贵上1万元左右,但节省的油钱在两年内就可收回这一成本。

 

   再次,国内柴油油品不佳。美国康明斯公司东亚地区工程技术总监闵佟表示,目前国内柴油的含硫量、水份等指标的确需要改善。

 

   最后,可以装备柴油机的乘用车太少。虽然目前国内一汽大众推出了柴油捷达、宝来和奥迪轿车,还有江淮的柴油瑞风,但可供选择的柴油车仍然太少。

 

 

配套新闻
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26日成立,于1996年3月1日正式运行,是...
新闻专题 更多>>
2021年5月26-27日,第六届(2021)“宇通杯”全国公交驾驶员节能技术大赛总决...
《新能源客车采购指南》,记述中国新能源客车技术与市场发展历程。2020版《...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