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车网 > 新闻 > 媒体互动 > 合资自主真伪考

合资自主真伪考

2011-06-24 作者:贾可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当下的中国汽车工业往哪里去?这是中国汽车业界很多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却少能清醒认识的问题。


  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方向,我们渴望弯道超车,但这是一个前途不明的方向,即使在这个征途上,我们与国外的距离同样不短。这种现实,稍具理性的思考者都不会视而不见。


  没有品牌优势、没有深厚技术、没有造型经验,甚至已经开始没有成本优势,危险来临,中国自主品牌的从业者都能够体会到前面的崎岖之路,但是对策在何方?


  《汽车商业评论》注意到,很多中国本土汽车公司只是在单方面考虑自己想如何行事,而没有分析对手在怎么干。身边强大的对手正在攻城略地,亮剑之前,必须把自己的情况分析清楚,必须分析敌情,也就是我们在想自己怎么干之前,必须要想对方在怎么干,否则,大刀长矛在机枪面前,亮剑向前就等于找死。


  中国汽车工业即将面临一场与国外汽车品牌短兵相接的战争。既然是战争,我们必须要有作战的思路,而不能光有亮剑的精神。先前本土自主品牌和国际汽车品牌之间并无真正的战争,对方在中高端市场彼此竞争,而我们则基本固守在低端市场,双方没有交集。但是现在对方正在向低端市场拓展,随着以雪佛兰赛欧为代表的合资公司汽车产品的低价入市,这场战争已经打响。


  先前,中国自主品牌企业有成本优势,而这也正是对方的劣势。但是今天,对方正在拼命地向我们学习如何运用低成本的供应链,并培训自己的供应商,而我们只是要求便宜供货;他们在研究如何合理简化原有标准制定自己在中国的标准,在研究怎么在低端市场打败你,而我们只是在喊口号。


  此时,如果不研究如何打仗,那我们就必死无疑,恰如古人所云——“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


  现在,合资自主品牌产品的出现让竞争格局进入到另外一个局面。有人对此痛恨,认为这是伪自主,它将最终消灭真正的自主品牌;有人对此欢迎,认为合资自主也是自主品牌,不能对其歧视。但无论是痛恨还是欢迎,大多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来分析和思考问题。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到了必须重新反思汽车合资企业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意义,合资自主品牌现象的出现为这种反思增添了最好的注脚,它表明合资已经开始向深度进军,但是如何走好合资自主这条道路却值得我们深思。如果能够正确地而不是错误地踏上合资自主这条道路,那可能将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幸事。


  1、策略性举措——虚假的合资自主


  2007年5月底,国家发改委工业司正式发布的《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定稿中这样定义:企业自主品牌是指企业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品牌。企业自主品牌首先应强调自主,也就是说产权强调自我拥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决策,同时能对品牌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进行自主支配和决策。


  2010年9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天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年会上发表演讲时说:“所有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注册的企业都是中国企业,它们制造的产品都是中国制造,它们研发的创新产品也都是中国创造。”


  这等于是从政府层面承认,中国汽车合资公司的自主品牌就是企业的自主品牌。事实上,现在国家决策层已经广泛要求中国的汽车合资公司推行合资公司的自主品牌。但是它还是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人们对其最大的担心是,它的出现只是为了充分发挥外方产品的剩余价值,同时又不损害外方的品牌形象,这将对中国本土汽车自主品牌构成致命的威胁。


  一个车型已经很老了,换代车型马上出来,合资汽车公司以往的办法就是给新车型换个名字上市,而老车型继续发挥余热,比如一汽-大众的捷达在不退市的同时,宝来、新宝来接踵而来;比如北京现代伊兰特不退市,伊兰特悦动又新鲜出炉;再比如一汽丰田花冠不下市,新款车型以卡罗拉之名登场……


  但是有了合资自主品牌这个说法,未来上述行动就能以另外一种方式堂而皇之地进行——继续使用旧技术和旧平台,没有真正的本土研发团队,基本未对造型做太多变化,而且在用材和制造标准上敢于进行必要的简化,这种合资品牌的延命车型将使合资公司进一步榨取原有产品的剩余价值。


  这种合资自主除了LOGO是新的外,其余一切几乎都是旧有的,但是显然,它将能钻国家对自主品牌优惠政策的空子。


  2009年3月,国务院正式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首次提出了自主品牌战略,称国家“在技术开发、政府采购、融资渠道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引导汽车生产企业将发展自主品牌作为企业战略重点,支持汽车生产企业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国内外并购等多种方式发展自主品牌。”由于这种自主品牌战略带来的政策便利,企业如果发展合资自主品牌,显然将有助于减少在新建汽车项目投资审批方面的障碍。


  正因如此,中国汽车工业的合资自主品牌甚至被人们冠以“伪军”头衔,帮着跨国品牌攻打本土品牌,并没有多少人从更深的层次来阐述合资自主品牌建设模式的得失利弊和对中国汽车工业长期发展的影响。


  东风汽车副总经理周文杰在接受《汽车商业评论》采访时认为,同一件事情有不同做法,如果合资自主没有在“供应链的搭建上,在合资公司的基础能力上有实质性的变化,从东风集团来讲,可能不主张做这种策略性的举措。”


  汽车合资公司没有自主品牌内容,在政府层面将遭遇众多挑战,未来的扩能发展面临不被批准的限制。为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跨国汽车公司表示要在中国合资公司推行自主品牌。在合资自主眼看着一哄而上的所谓后合资时代,《汽车商业评论》认为,我们必须研究它们的所为是不是策略性举措,如果是我们就必须要认定那是假合资自主。

媒体互动
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客车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chinabuses.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客车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26日成立,于1996年3月1日正式运行,是...
新闻专题 更多>>
2021年5月26-27日,第六届(2021)“宇通杯”全国公交驾驶员节能技术大赛总决...
《新能源客车采购指南》,记述中国新能源客车技术与市场发展历程。2020版《...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客车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